导入数据...
  
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急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5月6日
  查看:1278
  来源:学习强国

编者按  2021年3月,《中国应急管理》编辑部组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李雪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颖、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顾林生、中国应急管理报党委书记崔涛等多位专家,围绕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实务工作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在此基础上,2021年4月,四川师范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研究院院长罗宏森、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钱洪伟在《中国应急管理》上发表了题为《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急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文章,此文被“学习强国”收录,小编在此转载分享,以飨读者,以下是文章内容。


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急管理基本理论与实务研究


罗宏森1  钱洪伟2

(1.四川师范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研究院  2.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保障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根本,将应急管理事业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要把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穿到应急管理全过程,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应 急管理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而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研究,这是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基石。


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地方政府正协同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为“十四五”发展创造环境,积蓄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是近年来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应急管理的认知越来越客观,公众的安全意识普遍有了很大提升。

二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时刻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党和政府对于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各项政策方针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是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为应急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保障。

四是科技进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特别是在风险分析与情景模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复杂情况下的搜寻与救援、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等方面,使应急管理工作得以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

五是我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灾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先后取得了“5·12”汶川地震、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2010年“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2020年中国南方洪涝灾害等抗灾救灾的伟大胜利,使 得各大研究机构在理论挖掘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源泉和实践经验。

六是应急管理发展的国际环境日趋良好,美、日等发达国家走在应急管理发展的前端,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将更好的服务我国未来应急管理工作。

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经济匀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同时又处于“亚稳定期”,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相关利益结构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在自然领域和社会生活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与以往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相比,这一时期的突发事件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应对难度倍增,同时各类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给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一是面临严峻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严重危害性,近十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国土面积大、地质类型丰富,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严峻的巨灾风险的挑战。大部分的城市与人口分布处于灾害的高风险区域,超过一半的地区位于7度以上地震易发地区,近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存在地质风险。

二是我国同时面临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等多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急管理的系统性风险。近年来,大规模城市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大量建设,使得城市安全风险格外突出。此外,灾害事故的相互交织导致事故风险叠加放大,事故处理更加复杂,从而极大增加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第一是实现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的“防”“救”结合。第二是实现应急管理职能的“上”“下”结合。第三是实现应急管理部门的“开”“闭”结合。因此,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第一要务是突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推翻“部门墙”和“行业墙”,保障信息的对称性和完整性, 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

四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由于利益冲突产生的潜在安全风险剧增。在社会层面,随着我国“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国出入境人数 快速增长,使得境外突发事件频发,突发事件的范围由境内逐步延伸到境外,这也极大增加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安全的环境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安全风险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很可能会影响人心向背和社会稳定,进而引发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为了实现建设平安中国的目标,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到应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的崇高理念,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价值遵循。因此,要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的核心,贯穿于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各个环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将生命安全全面纳入政策议程。在各领域的政策规划和制定中,要把影响生命健康、人身安全、生存环境等的因素作为首要考虑要素,并将这种考量制度化。在政策执行、实施中,要对上述要素进行全面监测,并针对各类事件应对中暴露出的问题,在进行全面政策评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确立人民群众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共建共治共享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社会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鼓励志愿服务等,确保人民群众在应急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举办宣教培训、演练训练、社会动员、场馆体验等活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热情,筑牢人民防线,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要让人民群众掌握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价监督权。

总之,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急管理工作要积极倡导包容、共享、服务、生态等理念,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行动准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保驾护航。


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工作新的特征

目标广泛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以社会的安全、有序和稳定为重要目标,发展重点在于保证经济、政治、社会等体系的稳定,从而为公共财产和人民利益提供保障。要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思想,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全社会为对象加强应急管理。

综合协调性。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整合了之前分散的应急管理职能。这一改革不仅使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备了专门的领导部门,更为全国应急资源和权责的整合与更新完善提供了可持续性优化保障,为形成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要充分保障应急管理部门的总体指导作用,让应急管理部门在综合协调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要协同相关部门发挥其专业性作用。

全面系统性。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强调综合能力建设,不仅要求培养高质量的党政领导班子,还要建设高标准、专业化的应急管理队伍等。此外,应急管理工作内容全面系统,涉及到风险、政策、制度、标准、技术、能力建设等多个深层次问题,要强调事后经验教训和事前风险防范的互相结合,促使应急管理工作呈现全面系统化发展趋势。

主体多样性。我国应急管理的治理格局具有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特性,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心骨,同时辅以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的协助,共同推动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网络的形成,保证多方力量各居其位,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此外,为了充分保障多方力量的有效参与,实现政府、企业、组织、个人之间的协商交流,要建立多元主体的互动机制,在跨部门、跨区域之间形成主体合力,维护良性长久的合作。

客体复杂性。突发事件直接作用的对象主要有人、物、系统(人和物以及其功能一起构成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三个方面。由于作用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系统的愈加庞大、复杂,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不同系统的相互影响和转换,使得突发事件呈现不稳定性和耦合性,导致突发事件越来越具有复杂性。


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进入新发展阶段,应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一案三制”为抓手,从应急教育体系、应急科技支撑和应急文化建设等方面,强调多主体协同管理,厘清相关职能机构职责,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从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三个方向加强现代科技与应急管理的有机结合,从应急意识、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更好地理解应急文化,为应急管理基本理论体系建设提供系统可靠的方法和技术。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自2003年的“非典”开始, 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案三制”现代综合应急管理 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出台,党和国家对公共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从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面临复合型灾害,现有的应急管理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提升,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应急预案协同网络体系,创新多元化韧性治理模式。在面临复合型灾害时,当前的应急预案制度已经难以应对其多变性、复杂性及广泛性,因此,构建紧急情况下立体化的应急预案网络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为应对复合型灾害,推动多方主体协同预案网络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提升灾害应对的适应能力;政府、企业、军队、公众等力量的参与,物资的统一整合与调配,则有利于提高应急主体的韧性。此外,还要全面建设应急预案协同网络体系,形成风险一张图、指挥一平台、领导一体化的治理模式。

优化应急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发挥综合统筹优势。我国在2018年成立应急管理部,打通了不同部门间应急职责的壁垒,起到了较好的整合作用。但由于内部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缺乏,导致尚难以发挥出其本有的优势。因此,要优化应急管理体制顶层设计,以加强综合统筹、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合理配置中央和各地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权责,厘清承担应急管理职能的各机构、委员会等内部职权分工与配合,形成以党委为领导、政府部门负责、多主体参与,具备应急联动能力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

立足全过程应急管理机制,提升整体应急能力。基于全过程应急管理机制,提升整体应急能力,首先要强化事前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把恢复重建工作作为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的要点,以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在恢复重建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灾害抗逆力。此外,应急能力应考虑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这四大类突发事件的全方位应对,做好统筹布局,举全社会之力,推动国家应急能力建设。

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法制,加强全方位保障。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目前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缺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专门法,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法律条款已不适用于当前状况,由此导致当前很多应急管理工作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若要改变现状,一是需要加快构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专门法出台;二是缩短法律修订周期,实现动态化管理;三是加强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标准规范作为法律法规的细化和分支,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应急管理要素分析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内容复杂,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需要重视应急能力要素研究,如应急教育培训、科技装备研发等;还需要加强应急模式研究,如空天地一体化救援体制、融入医疗体系的现代救援队建设等。而在上述研究中,应急教育、应急科技、应急文化等要素是基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仅围绕应急教育、应急科技及应急文化等要素展开初步探讨。

应急教育体系

应急教育是保障我国应急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我国的应急管理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应急教育体系建设尚不成熟,加之学术界对应急教育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因此,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完善应急教育体系,并随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动态更新,是当前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优化应急教育体系。目前的应急教育缺乏系统性的科学指导,存在教育方式和内容单一、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足、学术研究缺少理论支撑等问题。因此,完善应急教育体系,一是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控,建立健全应急教育体系基本框架,树立科学的应急教育观念;二是建立层次结构分明的教育体系,根据受众、区域、环境等差异,针对性设计应急教育内容;三是制定考核评估机制,从内容、形式、成果、保障等多个方面制定考评标准,根据结果进行动态调整与更新,保证应急教育体系的时效性。

创新内容与形式。虽然各地区各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应急教育宣传培训力度,但从收效来看并未达到预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的应急教育模式相对刻板,教学内容多为老生常谈,教学形式也多是照本宣科,即使是实践性的教育也仅限于应急演练,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应该说,刻板的教育模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应急教育的推广成效,要打破僵局,首先要对应急教育内容进行创新,除了应急知识外,还必须重视应急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养,确保内容不断适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应急需求;其次,教育形式不能局限于单向传授,应加强受众自主讨论与思考;最后,依托VR设备、救援培训基地、科普馆情景模拟等方式,加强实战实训演练,使应急教育入脑入心。

加强教育资源保障。完善我国当前的应急教育体系,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促进应急管理不同行业领域进行多方交流,大力培养综合型、实战型应急人才;二是要为教学设施提供保障,在保证基础教学设备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依靠现代智能信息技术,通过教学软件、演练基地、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确保有足够的应急教育资金储备,并保证资金的合理规划使用,这是完善应急教育体系的基础保障。

应急科技支撑

将现代信息智能技术引入应急管理领域,可有效提高应急管理中预防、准备、监测、响应等各方面工作的精准性和应急处置效率。因此,加快应急领域与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以科技手段支撑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是未来应急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优化信息系统。我国应急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应急信息平台大多还是单向的信息收集传递系统。虽然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能够完成远程调度、前后协同指挥等基本功能,但随着应急信息数据规模逐渐扩大,数据的归类、分析、调取仅仅依靠人力将无法满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未来应急信息化平台的发展重点,一是要基于大数据应用,建立风险、环境、公共信息等各类数据库,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对其进行精准划分;二是建立各级应急信息平台,依托集成通信技术、图像接入技术、GIS、三维仿真等方法,实现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三是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于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决策,为科学、高效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设施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开发完善,设备的智能化运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提前预测预警,自主完成部分应急响应措施,避免突发事件影响扩大。因此,提高应急管理设施的智能化,进而实现“智慧应急”,首先要深化感知技术的应用,如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加入卫星监测、电磁感应、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其具有更强的风险感知能力;其次要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神经化网络,在感知风险数据的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时判断并获取风险源相关信息;最后要通过对感知数据的精准把控,与信息系统协调衔接,实现自主数据传输、动态实时预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应急功能。

操作无人化。一方面,人在风险环境中不仅容易触发突发事件,也是主要承灾体。因此,利用互联网及机器的远程操作特性,通过大数据科技手段,提升机械智能化,形成机器间的自主交流,其好处在于以机器人为主体,通过机器人之间的自我组织实现智能化生产,使人从风险环境中脱离,从而达到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另一方面,当前的应急抢险救援行动主要以人为主,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救援队伍在进行应急响应时往往会出现伤亡,为保障应急工作者的安全,无人救援将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实现无人设备代替人进入危险区域,完成现场勘查、人员搜救、事故控制等任务,将可以有效提升应急效率和质量。

应急文化体系

应急管理除了需要有力的科技支撑外,建立牢固的文化认知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对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目前关于应急文化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相对精准的概念共识,从文化的视角理解应急管理全过程,可以将应急文化理解为“人类在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事前预防监测、事中响应与救援、事后恢复重建等应急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应急意识、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的总和。”全面推进应急文化体系建设,就是要使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真正起到巨大的力量凝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是应急意识。应急意识是应急文化的基础,从组织机构的视角来看,应急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个体角度来看,应急意识则反映了其综合应急素养,包括知识储备、技能掌握度和风险感知力等。因此,应急文化建设的基础必须以应急教育为立足点,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应急意识。

二是行为准则。应急行为是指进行应急管理的多方主体,在全过程各阶段中所出现的各种行为,是从应急管理行动中得到的实践性总结。人的行为是其应急理念的载体,也是影响其应急行动的关键因素。由于个体的差异,人的行为存在着巨大的不可控性。因此,要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一步对人的应急行为准则予以明确和规范,进而为应急行动提供保障。

三是道德规范。应急道德规范作为应急文化的伦理基础,强调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或个人应明确自身承担的应急职责以及社会责任和义务。针对当前我国民众整体道德水平相对不高的现状,需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道德规范建设。

四是价值观念。应急价值观念是指个体或机构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内涵、意义、作用等方面所形成的主观判断,是应急文化建设的最终产物。塑造正确的应急价值观,科学有效地认识到应急管理工作的价值,需要从意识、行为、道德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进而在全社会培养形成应急文化氛围,并实现应急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播。


加强应急管理全过程运行机制的研究

通过对应急管理全过程进行重新整合,本文将应急管理全过程划分为规划、预防、准备、保护、响应、恢复六个阶段。其中,规划阶段主要针对现有体系和指导方针,做出宏观调控、整体规划和优化布局;预防阶段重点运用教育手段、科技手段和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准备阶段突出人才、资金、物资储备的科学性;保护阶段强化人员撤离效率和自救互救能力;响应阶段强调应急决策效率,协同响应,发挥其灵活性的特点;恢复阶段要同规划阶段合理衔接,恢复重建的同时加强整体抗灾能力。

规划是应急管理的前提。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革新,必须坚持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规划是从宏观、前瞻性视角对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做出调整、指导和完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应急管理脱离实际、部门权责矛盾、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应急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

预防是防止事故的关键。预防是防止突发事件造成损害的关键,是应急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阶段。首先,通过各种预防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和消除,需要加强多主体共同治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预防措施。其次,预防可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尽可能降低或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准备是应急响应的保障。应急准备主要从人才、资金、物资、科技等方面着手,为应急行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应急准备应作为当前工作的一大重点,重点强化物资保障、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普及群众自救互救等工作,这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艰巨性工程。

保护是降低损害的屏障。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及时甚至预先获取并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是提供保护的第一要素。此外,该阶段还应综合考虑应急管理全过程的要求和需求。如针对我国目前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对不足,避难场所主要为公园、学校等,难以为人员撤离和设备转移提供较好的条件这一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下一步就要加快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响应是控制风险的手段。应急响应是消除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当突发事件扩大时,应急响应可以迅速控制事态,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带来的后果。一是要发挥人民群众力量,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适当的下放权利有助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明确应急指挥部权责,提高应急指挥效率的同时,使应急执法有法可依;三是推动军地联合治理,发挥军队在应急响应时的堡垒作用,解决突发事件导致的社会治安问题。

恢复是优化提升的契机。恢复与重建不仅是应急管理的收尾阶段,更是重新奠定基础的规划阶段。灾区的重建不仅是对社会系统和建筑设施的恢复,更是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的改良与重塑,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契机。如“5·12”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效果就表明,自然灾害灾后恢复的关键是可持续性,恢复重建的重点是从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抗灾设施等方面以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规划。

总之,规划是应急管理的前提,预防是防止事故的关键,准备是应急响应的保障,保护是降低损害的屏障,准备和保护都贯穿应急管理全过程,响应是控制风险、减缓灾害损伤影响扩大的手段,恢复是优化提升的契机,开展这几个方面的机制研究工作,对于推动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有专家学者分析近年来的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发现主要存在理论研究薄弱、文理学科割裂、重宏观轻微观、系统规划缺乏、成果转化不力等问题。因此,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学理性问题研究、促进文科与理科的融合、从宏观层面规划应急管理研究的内容和主题、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并重将是未来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

结合我国应急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及解决方法,建议当前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落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一直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损失甚或人员伤亡,因此,对于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工矿商贸类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应重心前移,将建设重点放在事故预防阶段。因此,要通过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断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二是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和综合统计指标体系。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往往容易造成较大的危害且难以有效地做到事前预防。在缺乏有效预防手段的前提下,通过做好调查评估和综合统计工作,建立灾害信息库,预先分析灾害类别、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等相关信息,将有助于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三是重大灾害事故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现代化。对重大灾害进行监控和预测,快速发布预警信息,从而使应急过程快速进入到应急保护和应急响应阶段,可以将重大灾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利用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方法,强化灾害感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监测预警工作现代化水平,是未来灾害防控的重点研究领域。

四是应急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系统模型构建。随着应急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处理的数据也将大幅增加,只有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具有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总结评价等功能的应急信息系统,才能确保应急管理全过程的科学和高效。因此,分析信息系统的架构,研究系统模型的构建方法,是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五是应急物资储备及供应调拨能力的提升。突发事件初期往往会出现应急物资短缺的现象,其中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是一方面,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急物资调度存在滞后性,导致应急物资分配不合理,进而阻碍了应急响应效率。提升应急物资调度能力,不仅依赖于应急调度决策模型的构建,还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总的来说,上述几个研究领域主要是通过多主体、多视角剖析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现状,建议在进行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过程中,对应急管理全过程的重点部位进行整合,利用科学技术、多领域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薄弱环节,进而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结语

在新发展阶段,研究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应着眼于系统集成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启示我们: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乃是新时代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科学制度体系。

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迎向挑战的同时也要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重点领域做出突破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平安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围绕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系统深入的开展理论挖掘和实践探索,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到底如何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到底如何建设等基础课题研究,同时综合考虑如何从组织保障、财政保障和成效保障三个方面为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研究院